錄製繪畫過程(二)軟體設定 iVCam與OBS-新手版
- leechufang921
- 8月1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8月17日
iVCam操作說明
1.裝置連線:
手機與電腦同時開啟 iVCam,並連線至相同的 Wi-Fi。
成功連線後,電腦端 iVCam 視窗左下角會顯示 Wi-Fi 連線狀態。
2.權限設定:
請同意麥克風與鏡頭的使用權限。
3.電腦版功能調整(右下方)
拍照、錄影、相機設定與其他選單。

電腦版常用的功能調整選擇:

亮度調整:建議設為 150 以上。

鏡像調整:可進行上下、左右翻轉。

設置選項(其他選單內):
1.調整視訊尺寸
2.調整視訊幀率:每秒顯示的畫面張數。幀率越高,影片越流暢度,但檔案會越大。
建議:錄製繪畫過程時,選擇 60 FPS。
*免費版本的影像左上角會顯示 iVCam logo。
OBS studio 錄影設定
OBS 功能完整,不僅能透過鏡頭錄製影片,還能擷取電腦螢幕的畫面,並可搭配旁白或音樂。
這裡僅介紹:透過 iVCam 拍攝影像,並使用 OBS 錄製靜音影片(音樂可於後製軟體 CapCut 加入,避免版權問題)。

場景設定
最上方的大螢幕是我們會錄製的影像內容,首先要新增左下排第一個的「場景」,按場景視窗最左下角+號,新增場景,即可為新的場景命名。

黃色箭頭處:
新增場景:在左下角「場景」視窗點選 +,新增場景並命名,例如「小塗鴉工作室」。
新增後,畫面上方的主螢幕即會顯示該場景的影像內容。
來源設定
接著,我們要在「小塗鴉工作室」的場景中,新增「來源」,即我們想要放入小塗鴉工作室場景的影像。
先點選場景中的「小塗鴉工作室」,再按左下排第二個視窗「來源」的左下角+號,加入來源,選擇「視訊擷取裝置」。

黃色箭頭處,新增視窗。
點選剛建立的場景(如「小塗鴉工作室」)。
在「來源」視窗點選 + → 選擇「視訊擷取裝置」。

新增視窗後,會出現選項,選擇黃色箭頭處「視訊擷取裝置」,可以自行命名,如「iVCam」。
命名來源(例如「iVCam」)。

命名後會跳出選擇擷取的視窗,裝置部分選單下拉,選取「e2eSoft iVCam」,按確定即可。
在裝置選單選擇 e2eSoft iVCam → 確定。

這時候,最上方的預覽視窗會出現iVCam的影像,請將它拉至滿版,如下圖。

滿版。
當然也可以新增圖畫,如Logo至畫面上,一樣按新增來源,選擇圖片,調整畫面上的圖片位置大小。
預覽視窗會出現 iVCam 畫面,將影像拉至 滿版。
如需加入 Logo 或圖片:來源 → + → 圖片 → 調整大小與位置。
音效混音器

因不錄製任何音樂或旁白,可直接將音效來源靜音,如黃色箭頭。如欲錄製旁白,可來源按+號,新增「擷取音效輸入」,以加入預錄製的麥克風。
若僅需錄影,不需音效:將音效來源 靜音。
若要加入旁白:來源 → + → 擷取音效輸入 → 選擇麥克風。
調整錄影設定
我們來調整設定,讓錄影品質更好,避免卡頓。點選最右下視窗的設定鍵。

調整影像

選擇「影像」,將「來源解析度」與「輸出解析度」調成一致,如1920*1080。
常用FPS,為每秒畫面的幀數,調為60,每秒60張。
按套用,確定。
設定 → 影像:
來源解析度 與 輸出解析度:建議一致(如 1920×1080)。
FPS:設為 60。
按「套用」→「確定」。
調整輸出
選擇「輸出」,將輸出模式選擇為「進階」。接著會跳出詳細的選項調整,選擇「錄影」,「錄影格式」選擇「MPEG-4」。按套用,確定。

設定 → 輸出:
輸出模式 → 進階。
錄影 → 錄影格式 → MPEG-4。
按「套用」→「確定」。
接著,就可以開始錄製了!
回到主畫面,在最右下控制項視窗,即可點選「開始錄製」,來錄製影片。

回到 OBS 主畫面 → 在右下角 控制項 → 點選「開始錄製」即可。
留言